醫療新知:jt.jane
早安健康:薑黃、薑黃素功效與副作用全攻略
FOOD -使用類固醇類消炎藥
要避免副作用(高血脂、高血壓、高血糖、肌肉流失、骨鬆)
要注意低油、低鹽、高蛋白質、高鈣攝取
FOOD -營養素具有抗發炎效果,抑制發炎
植化素:花青素、茄紅素、葉綠素、葉黃素、β-胡蘿蔔素等
蔬果:南瓜、薑黃、芥藍、青椒、紅蘿蔔、洛神花、黑木耳、黑芝麻、山藥、杏仁
Omega-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:核桃、胡桃、奇亞籽、亞麻籽油、紫蘇油
豆類五穀雜糧:扁豆、紅豆、綠豆、鷹嘴豆、藜麥、米豆、花豆
營養師表示 -會刺激人體免疫系統
精製糖、高Omega-6脂肪酸、反式脂肪酸、紅肉及加工肉類、麵粉製品等,以及油炸食物和抽菸
<挖,那怎麼吃>
天然抗發炎物質(不會削弱免疫系統),也能減輕疼痛
●薑黃素:薑黃的成分,可減輕發炎、緩解疼痛。
●蕁麻葉:含有生物鹼的藥草,能減輕EB病毒特有的發炎症狀。
●薑黃:根莖類植物,可減輕發炎、緩解疼痛。
●N—乙醯半胱胺酸:可減輕發炎、緩解疼痛的胺基酸。
●筋骨素:可減輕發炎、緩解關節疼痛的化合物。
從前,總是詢問醫師疾病的起因
是否有什麼影響因素
是否可以從日常生活控制
比如飲食、運動
不論是舒緩症狀、減輕發炎
或者是能有加分作用的保養、拉長不作用期(緩和期)
但到頭來
還是胡亂吃之下,不碰超級補品
僅此而已
今天就來慢慢補充點新知吧
以往總是聽到有什麼可以吃但是也止步於想想而已
薑黃
防癌抗氧化一把罩,超級抗炎食物就是他
標題寫的聳動,代表就是他了吧!?
美國研究證實,薑黃是最抗發炎的食物
而日本資訊網站 わかさの秘密(年輕的秘密)也指出有其他功效
主要成分:薑黃素
機能:強化肝機能、促分泌膽汁、抑制內臟發炎、強化心臟運作
機能:促進食慾、改善血循、提高免疫力、重整腸道環境、活化腦部
提高免疫力、提高免疫力、提高免疫力????
11
薑黃主要功效:抗發炎、抗癌營養素
1.抗氧化,清除體內自由基
2.抗發炎,預防多種慢性病
3.減少脂肪堆積
4.增加細胞代謝力
薑黃素是什麼:天然橙黃色色素
1.在薑黃根莖植物中:咖哩
2.抗氧化抗癌抗發炎能力
清除不穩定的自由基、加強體內代謝自由基的酵素、
防止攻擊細胞內的DNA、預防細胞突變損傷
能抑制細胞內發炎物質(TNFα)的生成,降低發炎反應
促進細胞代謝也就是降低脂肪堆積
薑黃素抗發炎的活性
現已知過度發炎的慢性疾病的關鍵成因之一,
適合吃薑黃素的症狀/族群:可用以改善/預防
1.長期免疫力較差者,可預防癌症
2.代謝性疾病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
3.體重過重或體脂肪過高
研究報告
1.抗氧化
常見營養素的抗氧化排行:
薑黃素>維生素E>生物類黃酮>維生素C
2.抗發炎
癌症受試者持續服用八周後,自體健康感受有改善
身體發炎也有改善:(TNFα、IL6、hs-CRP)均降低
數值分別降低12 pg/mL、0.93 pg/mL 和2.33 mg/L
怎麼吃
1.含有薑黃素的天然好食物
黃芥末、薑科植物(薑黃、咖哩)
<那我最近都有吃咖哩耶...!!!>
2.攝取量建議WHO
成人每日0~3毫克/公斤
60公斤=60*3=180毫克最多
3.服用建議
薑黃素(脂溶性):飯後食用效果佳
薑黃粉:可加熱或與油脂混合添加在食物中幫忙吸收
選購
1.市售薑黃素
通常介於400~800毫克、成分有Turmeric、curcumin
turmeric薑黃植物
curcumin薑黃素
常與黑椒萃取物(胡椒鹼piperine)混合增加吸收力
2.薑黃粉/薑黃根莖作物
把薑黃曬乾磨成粉,薑黃素依據植物新鮮度而有差異
※比例--但我看不懂
通常,1公克的薑黃(薑黃粉),含有1~5%的薑黃素
每日攝取180毫克的話,大概需要攝取7公克左右的薑黃粉(1.5茶匙)
副作用與禁忌!誰人不能吃
副作用:噁心、嘔吐、腹瀉、皮膚過敏
特殊族群
1.懷孕、哺乳、兒童
2.貧血、血液中含鐵量低者:薑黃素易與鐵質螯合,降低鐵質吸收
3.膽結石、膽管阻塞患者:薑黃素促進膽囊收縮,恐造成影響
4.糖尿病患者、服用降血糖者:薑黃素惠些為降低血糖
5.手術前後、凝血疾病患者
<我好像又中獎,貧血含鐵是吧...>
薑黃VS薑
雖同是薑科植物,但不同屬。
薑:促進身體新陳代謝、改善手腳冰冷
源自:辣薑素
結論:應該是大眾都能接受的食品,但不要過量囉!